• 期刊首页
  • 期刊简介
  • 过刊浏览
  • 投稿指南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  • 期刊简介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投稿指南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
公告

关于召开校党群部门负...
关于深化我校“三严三...
关于开展“2016届毕业...
关于做好近期迎接陕西...
关于举行2016年春季学...
关于召开学校本科教学...

联系我们

    地址:陕西师范大学
    邮政编码:710062
    邮箱:zxzzjxckbjbtg@163.com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过刊浏览 > 2014 > 01 > 信息摘要

《文化生活》课堂语言“三趣”

【出 处】: 《文化生活》 课堂语言 课程改革 开发和利用 文化韵味 人文气息

【作 者】: 史永文

【摘 要】《文化生活》对很多教师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,这门课程的开设是课程改革的亮点,也是难点。教师普遍感觉《文化生活》教材文件化语言泛滥,政治气息浓厚,文化韵味略输文采,人文气息稍逊风骚。语言是一条流动的河流,如何让《文化生活》的河水灵动,真正让《文化生活》课堂成为思想的盛宴、智慧的殿堂呢?笔者认为,教师必须提升文化素养,拓宽人文视野,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教材,建立自己的《文化生活》语言素材库,让自己的语言充满情趣、理趣和妙趣,形成教师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。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思想政治课营造高峰体验的实践探索
下一篇:巧用教学策略 创设问题情境

版权所有 © 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》编辑部 陕ICP备:05001611